第七届海医会心血管专委会年会在深圳顺利召开
2016年11月3日-6日,第七届海医会心血管专委会年会、第八届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研讨会、第一届深圳国际心血管介入论坛在深圳特区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社、深圳市医学会、深圳市医师协会共同主办,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小平教授主持。
大会执行主席
余小平教授主持
大会主席杨跃进教授指出
心血管病是两岸四地共同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尤其随着老龄化进程,心血管病负担愈来愈重。因此有必要整合两岸四地医疗资源,集中各地优势,集合老中青三代做好传帮带,共同应对心血管病沉重负担。
大会主席
杨跃进教授致辞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方俊、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深圳市医管局书记张丹、台湾常敏之教授、香港陈鉴添教授等分别致辞,表示大会为两岸四地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方俊致辞
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致辞
深圳市医管局书记张丹致辞
台湾常敏之教授致辞
香港陈鉴添教授致辞
开幕式之后,大会分为冠心病、起搏与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等10多个论坛进行了专家讲座与讨论。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各个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研讨会,特别是其中首次举办的全英文的香港专场,既体现了英国式诊疗规范,也是一场英文秀,来自香港4家医院的8位医生,从罕见的Fabry病到让人思考的常见病展开了阐述。
会议期间24小时医学频道分别对大会主席杨跃进教授和大会执行主席余小平教授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 杨跃进教授指出本次大会与前几届大会相比,体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充分整合两岸四地资源,有30多位台湾专家和20多位香港专家来参加本次会议;
2)开始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心血管专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
3)开始吸引更多的来自市级、县级医院的医生参与、关注本次大会;
4)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缩短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异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年青医师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年青医师的水平通过该平台进一步得到提高,希望这种趋势能够继续下去,为我国的医疗改革提供更多的临床医学人才。
余小平教授指出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医学邻域的“大中华”理念,台湾的美国诊疗模式和香港的英国诊疗模式以及中国大陆的病例复杂疑难特点将得到充分展示,并且可以互相借鉴。